雖然福斯電動車尚未引進台灣,但來自一家德國媒體《Automobilwoche》的報導,德國福斯汽車正與鴻海富士康進行談判,看是否要請鴻海富士康代工生產 Scout Motors 電動皮卡和 SUV。報導內容除了點出雙方正在洽談外,幾乎沒有再給其他更近一步的消息,也就是說最終結果如何「八字還沒一撇」,不過報導中把鴻海富士康形容是一家具有「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公司!

Scout Motors 是 Volksawagen 福斯汽車的子公司,專注於越野領域,品牌定位與 Rivian、福特和 Jeep 等作競爭,Scout 希望在 2026 年的時候,就可以有新車開始在美國銷售,而能幫助 Scout 實現願望,福斯汽車除了找上造車速度飛快的鴻海富士康,另一家奧地利汽車製造商「Magna Steyr」也是選項之一,這兩家公司其實客觀條件很相似,都是本身無廠牌,專注在做車輛代工生產,只是鴻海是初生之犢,而 Magna Steyr 成立已經有逾 20 年的歷史了!

鴻海佈局電動車的動作頻頻,尤其在國外的努力也陸續開花結果,當中有幾項成果令人驚艷:
一、鴻海與沙烏地阿拉伯總理兼公共投資基金(PIF)合資,成立一家全新的、屬於沙國自己的汽車品牌「Ceer」,目標瞄準沙國和中東、北非地區的市場,將製造和銷售一系列電動車,包括轎車和休旅車,未來每輛車都將在沙國設計和製造,計劃於 2025 年上市開賣。而鴻海將開發車輛的電子電氣架構,並且在智能座艙、智能網關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領域提供工程產品的服務。

二、鴻海再砸 70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21.5 億元)挹注美國俄亥俄州的洛茲敦汽車公司(Lordstown Motors),義無反顧的投入電動車生產,鴻海前後已經在此投資了 1.7 億美金。而很爭氣的,在 11 月底的時候,Lordstown Motors 第一批 500 輛電動皮卡完成認證,並送出俄亥俄州富士康工廠向客戶交付。 {{promo_picture}}

三、鴻海與泰國國家能源集團 (PTT)子公司 ARUN PLUS 合資 HORIZON PLUS,在當地的 Rojana Nhongyai 工業園區,建造電動車工廠,目標在 2024 年完成建設並達到生產交車階段!

此外,鴻海富士康還與 Indi EV、Monarch Tractors 簽訂了製造協議,並且很快地將在美國本土建造 Fisker Inc 的第二款車 PEAR,當然鴻海還有自己推出的電動車 Model C、Model B、以及 Model V 等,都替鴻海累積不少造車經驗。而另一個鮮少人注意到的番外篇,那就是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鴻海又找來前台積電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鴻海半導體策略長,是否也會成為鴻海富士康在美國客戶心中的加分選項,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