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充電基礎建設 如何精打細算?充電樁安裝問題與店家選擇 | 電車未BattWay-台灣最大電動車資訊平台
應用技術
社區充電基礎建設 如何精打細算?充電樁安裝問題與店家選擇
網路攝
來源: 網路攝
SHARE

隨著電動車日益普及,集合式住宅如何裝設充電樁也變成新的議題。雖然2019年7月修訂的「建築技術規則」已經規定建案必須預留充電設施配置的位置,但按照法令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僅適用於法令實施以後的新建案。

在此之前建設的社區大樓,大多沒有預留充電基礎設施的裝配空間,甚至部分2019年以後的建案也僅僅是預留管道而已,並沒有建設真正的充電基礎設施。

面對事後加裝充電設施的難題,社區管委會首先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其次要怎麼在充電車還是相對少數的時代與居民達成共識,也是不容易解決的困難。因此管委會與居民都需要認識什麼是必要的充電基礎建設,才能在有限的預算中凝聚共識。

社區表後拉電與衍生問題

表後拉電,顧名思義就是從住戶自己的電表後方接電到車位來裝設充電樁。這是最傳統的社區裝設充電樁的方式,也是對電動車主來說最直覺的裝設方式,但同時也會衍生諸多問題。表後拉電的好處主要在於成本較低,無須新建公設配合,但也因為沒有配合的公設,變得無從管理。

表後拉電示意圖
 

首先,我們可以注意到,若從住戶電表後配電到車位,電源是與整個大樓共用的。傳統大樓設計之初,設計配電時所提供裝置容量其實往往小於最大總負載量,因為不可能所有住戶的電器都同時全功率開啟。但家用電動車充電完全不同,由於時間電價的關係,電動車會被電價引導到幾乎同時間充電。因此如果社區有大量的電動車充電,則大樓受電容量可能無法滿足,輕則引發跳電,重則可能電線走火,不可不慎。因此,還有多少冗餘的電量可供充電樁使用,是表後拉電必須要先釐清的事項。 {{promo_picture}}

其次,每個住戶各自接電到車位可能引發各種亂象,尤其是車位與大樓受電室在不同樓層時,勢必需要在樓板冼洞。大多數的社區都不會同意住戶可以任意在樓地板上開洞,畢竟開越多洞越有可能引發滲漏等相關問題。

最後是法規面的問題,目前營建署推動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案」是朝「杜絕表後私接」的方向立法,雖然法案還沒有三讀通過,但有關單位既然已經朝此方向立法,即表明政府開始重視表後接電帶來的問題。

同時台電在實務上會要求集合式住宅社區充電不要用表後拉電,應朝向專設一戶的方案設置,因此漸漸地我們只能在透天厝看到表後拉電了。

專設一戶與公設需求

相對於共用電源的「表後拉電」,「專設一戶」就是專門為電動車充電開闢新的電源,與大樓供電各自獨立互不影響。因此,建置充電樁無須考慮大樓電源的冗餘電力有多少,電力安全有保障。

電車社區專設一戶示意圖
 

但是在「專設一戶」的機制下,台電至多每個停車樓層設置一個「電動車充電專用電表」,因此如何將一個電源分配到各住戶的車位,就勢必需要新增公設。此外,由於台電的電表並沒有針對每個車位度量用電,用電計費問題需要社區自行解決。例如使用智慧充電樁並利用其內建的電表,或者使用車廠贈送的非智慧充電樁再搭配額外的智慧電表進行計費,但如何整合就需要悉心規劃。另外,既然已經需要新建公設,那麼之前提到的樓板冼洞等問題,也可以用社區的角度一併解決。但這樣一套做下來,到底需要哪些設施呢? {{promo_video}}

以下盤點使用「專設一戶」方案時,需要用到的設施:

設施 內容 作用
電動車充電專用電表 技師規劃、申請電力、掛表 申請獨立的電動車充電電源
受電設施 變壓器、受電箱、電表箱、總配電盤 接收台電供電的必要設施
樓層分電盤 各樓層的分電盤 各停車樓層配置一具配電盤,統一將電源從受電處配置到各樓層,方便各樓層車位接電
末端分電盤 各停車區域的分電盤 當停車樓層面積較大時,設置末端分電盤,讓車主可以就近接電。同時,箱體內設置充電樁斷路器,採用非智慧充電樁的住戶還可在內搭裝智慧電表
鋁線架 鋁線架提供安全又美觀的走線空間 提供從終端分電盤到車位之間掛載電線的支架。
配管配線 EMT管、PVC管、電線 連接各箱體的線路與管材。
EMS系統 EMS電力計費與管理系統 提供各車位電力計費、收款以及電力控制服務。根據實務經驗,台電會要求社區安裝EMS。
網路系統 有線網路或WiFi系統 使用EMS系統時,需提供網路以串接訊號,建議使用有線網路以確保訊號品質穩定。

聰明設置充電公設

以上設施全部裝設的話,按照社區大小不同,價格會有差異,但是數百萬元的花費肯定是跑不掉的。財源不豐富的社區,如果想要減少公共開支,該怎麼做呢?筆者認為可以把握幾個原則:

1.最小化公設,盡量落實使用者付費

智慧充電樁因為內建電表同時支援OCPP遠端控制,因此無須額外的電表與智慧控制設備,僅需設立充電樁即可;但使用購車時所送的非智慧充電樁則還需要加裝置智慧電錶等設備,此段費用應該要落實使用者付費,由使用非智慧充電樁的住戶自行負擔較為合理。

2.設計時在架構上預先規劃合理的設計

許多知名電器元件廠都有推出小型化的斷路器,並且在斷路器上事後增加數位電錶。這種一體化的設計佔用空間小大幅減少箱體尺寸。有些方案選擇使用傳統可控電錶,這種電錶過往主要用在分租套房的計費使用。優點是控制方式已經非常成熟,缺點則是體積巨大,導致社區能裝的充電樁有限。

3.注意智慧充電樁與非智慧充電樁的差異

智慧充電樁,支援OCPP協定,可以遠端調控輸出功率,非智慧充電樁則無法做功率調控,甚至只能以電磁開關控制充電樁啟閉。使用非智慧充電樁將造成社區在能源管理上很大負擔,因此在規章上針對智慧與非智慧充電樁的費用分擔做出區隔是必要的。

4.分階段設置並保留擴充空間

為了社區將來的擴充方便性,電路可以一次建置足夠的裝置容量,但僅向台電申請基本電費較低的表燈計費(最高至99 kW)。 {{promo_picture}}

初期先用表燈計費搭配時間電價,待社區的電車數量擴增後再換至基本電費較高但流動電費較低的低壓契約容量計費。另外,如果社區內某樓層的電車數量不多,社區亦可考慮分階段設置末端分電盤與鋁線架,減少初期投入資金,讓社區有更多時間可以籌措資金。

5.收取充電服務費,永續充電設施運作

社區可以在每度電上附加充電服務費,做為整個設施興建與維運的費用來源,充得多付得多,十分公平。

6.使用雲端服務的EMS系統

落地型的EMS動輒數十萬,讓許多社區對專設一戶望而卻步。但現在其實有很多雲端EMS系統,不但無需負擔伺服器的費用,還可以用充電樁的數量計算月租費,功能也很完整,是社區節費的優良選擇。

7.小心潛藏的高額收費

非賣斷的EMS廠有的提供款項代收或事後依據充電度數向社區收取費用的作法。所收取的比例如經過計算往往高達15%以上,其實十分高是一個隱藏的巨大開銷。社區導入上應注意此類陷阱。

8.善用融資工具

如果社區缺乏建設充電公設的資金,目前有些租賃公司可以提供設備融資,社區管委會可以善用融資工具,為社區公設資金解套。 {{promo_video}}

電動車的充電公設規劃示意圖
 
電動車充電公設示意圖
 

如果把握以上原則,友善充電的社區可以更快地導入充電基礎建設並讓社區保持擴充性。

0
則留言